2024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
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工 作 简 报
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初中数学)研修班 (第4期)
新乡学院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 2024年10月19日
本期导航
专家引领
数字技术赋能,助推数学教学——网络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集体备课
研讨交流:如何通过网络画板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变换
教学反思与研究
微型课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微型课展示:《用列举法求概率》
专家引领
沈植东,新乡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毕业,中小学高级教师,2004年开始自主探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先后自学PPT、Word、Excel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应用于教学中;从几何画板3.0版本至5.06版本,将几何画板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并为其他数学教师制作多个几何画板课件。2018年开始接触"网络画板",多次参加"网络画板"应用培训,获得网络画板中级培训证书。作为培训讲师多次参与教师培训,先后获得获嘉县学校多媒体及计算机应用先进个人、获嘉县师资培训工作先进个人、新乡市第三届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组织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电教馆电教工作先进个人、获嘉县师资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获嘉县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0年参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课题《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专项研究,主持完成子课题《基于网络画板的数学习题资源建设及提升中心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
沈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和独到的见解,展示了网络画板在课堂中的创新应用,强调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网络画板不仅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可视化,还为师生间的互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使学习过程更具参与感和趣味性。在讲座中,沈老师强调了教师应积极融入数字技术,利用网络画板进行课堂设计,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他的分享让与会教师们深刻意识到,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在这场教育变革中引领学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通过深入交流,沈老师激发了大家对数字技术应用的热情,参与者们纷纷分享自己的见解与经验。
网络画板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是直观展示数学概念。几何图形:网络画板可以轻松绘制各种几何图形,如点、线、面、体等。教师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概念,如平行、垂直、对称等。 函数图像:对于函数教学,网络画板可以准确地绘制各种函数图像,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通过调整参数,学生可以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其次是辅助探究数学问题。 几何问题:在解决几何问题时,网络画板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图形的变换、测量和计算。学生可以通过拖动图形、测量角度和长度等操作,探索几何问题的解法,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代数问题:对于代数问题,网络画板可以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数据分析等方式,辅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求解。例如,在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确定方程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是促进互动教学。
集体备课
研讨交流:如何通过网络画板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变换
学员们在下午进行了微型课的备课,聚焦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用列举法求概率》两个课时。在这个备课环节中,教师们积极运用网络画板的功能,设计互动式教学方案。通过七个小组的讨论和合作备课,学员们探讨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课堂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明确要教授的图形变化类型,如平移、旋转、对称等,以及每个类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使用网络画板动态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例如,对于平移,在画板上展示一个图形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同时讲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展示图形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的过程,强调旋转角度和方向。对于对称,展示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或一个点对称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对称前后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中的对称、机械运动中的平移和旋转等。让学生利用网络画板进行创意设计,如设计一个具有对称美的图案,或者通过图形变化创造一个新的图形。布置一些与图形变化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网络画板上完成,并提交作业供教师检查和反馈。
教学反思与研究
微型课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9号上午,第5组的田慧婷老师,第6组的李佳佳老师,第7组的马兆清老师,第1组的黄晓婷老师,项目组的田敏老师进行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微型课展示,老师们精心准备,各展所长。有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动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有的老师则巧妙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的老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以微型课的形式,展示了他们对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实践。

魏银光老师评价说,授课教师准确地设定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探究等,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目标达成度较高。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拓展,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教学内容的组织具有逻辑性,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等,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讲授法简洁明了,能够快速传递知识;演示法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探究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网络画板等工具,动态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合作意识、探究精神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学效果显著。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使教学更加完美。
微型课展示:《用列举法求概率》
19号下午,第2组的高卫星老师,第3组的张磊老师,项目组的田敏老师,第4组的代文丽老师,第5组的焦娟老师,进行了《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微型课展示。

付帅老师评价说,授课教师清晰地设定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和树状图法。目标具体、可衡量,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列举法求概率,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和指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对列举法求概率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教师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教学内容的组织具有逻辑性,从简单的概率问题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讲授法简洁明了,能够快速传递知识;演示法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练习法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等,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主 办:新乡学院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
承 办:新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编 辑:魏巍 苗夏 张雪岩
校 审:皮 磊 郭建霞 窦曼
联系电话:0373—3683026
邮 编:453003
地 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