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新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见习成果汇报活动,在A14-128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检验见习成效、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说课展示+才艺表演”双形式,全面呈现该专业全体学生的见习收获。学院副院长皮磊、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张玲瑞,以及见习指导教师郭建霞、柴林清、姚长征受邀出席,活动由学生杨兴瑜主持。活动伊始,皮磊围绕“科学量化见习成果”,详细宣读说课与才艺展示评分细则。其中,说课评分涵盖教学目标精准度、教学方法适配性、课堂设计逻辑性、语言表达流畅度、板书规划合理性五个维度;才艺展示则侧重内容与数学教学的关联性、表现形式创新性、现场感染力。清晰的评分标准不仅为评委点评提供专业依据,更让在场学生明确教学技能训练的核心方向,为后续展示划定提升标尺。
随后,6位学生代表依次登台,结合见习期间积累的教学经验展开展示,内容覆盖中小学数学核心知识点。刘奥哲以“三角形的分类”为题,通过“实物观察—标准梳理—案例辨析”三步教学法,清晰呈现分类逻辑;赵淑珍聚焦“平方根”抽象概念,借助“面积计算—边长推导—生活应用”实例链,降低理解难度;芦洋熙讲解“等腰三角形”时,从“性质证明—变式训练—实际解题”构建完整教学闭环;蒋嘉惠针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用动态图形演示+对比表格,强化知识点区分度;陈梦瑶以“鸡兔同笼、燕雀称重”中国古典数学问题切入,自然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杨晓莹设计“气温变化、财务管理”互动环节,让“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课堂更具趣味性。6位同学的展示均融入见习期间习得的课堂管理技巧,展现出初步的教学驾驭能力。
展示结束后,姚长征、柴林清两位指导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展开针对性点评。姚长征重点关注教学细节,指出部分同学存在“重难点讲解时长分配不均”“互动环节预留时间不足”等问题,并建议通过“提前预设课堂节奏表”优化时间把控;柴林清则聚焦板书设计,强调“板书需突出知识框架,避免知识点堆砌”,同时肯定了同学们“将生活案例融入数学教学”的创新思路,鼓励大家继续深化“数学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活动最后,皮磊对本次成果汇报进行总结。他从“说课内容规范性(逻辑是否清晰、目标是否明确)、课件制作水平(视觉呈现是否简洁、技术应用是否适配)、教学基本技能(语言表达、教姿教态)、才艺展示关联性”四个维度,客观分析本次展示的整体表现,肯定同学们在见习期间“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突破。针对后续学习,他提出三点具体希望:一是“以规范为基”,通过反复打磨教学流程,让说课环节更贴合中小学课堂实际;二是“以素养为核”,在课件设计中融入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强化数学思维培养;三是“以实践为要”,利用课后模拟授课、校内试讲等机会,锤炼课堂应变、师生互动等综合能力。他强调,全体同学需以此次汇报为“查漏补缺的契机”,在总结经验中持续提升教学专业素养。
本次教育见习成果汇报,既是对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见习成效的全面检验,也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教学经验、展示实践能力”的平台。同学们在展示中展现出的扎实专业基础与良好教学潜力,为后续深入学习师范技能、未来走上中小学讲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凸显了学院“实践导向”的师范生培养理念。
